top of page

小知識-凝固時空,栩栩如生--琥珀


約在五仟萬年前的熱帶叢林中,松樹叢林的樹腳下,有許多小昆蟲,當松樹樹脂滴下來粘住這些小昆蟲時,牠們不能動彈而漸漸死去;後來再滴下來的松脂,將其完整或不完整的包含在松脂內,一段時間後,這些松脂漸漸凝固。

經過地質的變動,這些樹脂被埋入地層內部,再經過大冰河長時期的蘊變,這些地層內的松脂硬化,就成了化石。

再一段很長的時期後,這些化石被人們由陸地向下挖掘出來,這些就是今曰的琥珀。有些琥珀則自海底地層漂浮到海上,被人們打撈起來,就被稱為海珀。

琥珀是有機寶石,外表常呈現塊狀、團狀、小滴狀的原化石。琥珀的硬度不高,在寶石學的摩氏硬度表中被列為2度左右,因此其表面常出現一絲一絲的刮痕,琥珀破裂時的破裂面為平滑面的貝殼狀。

如果將琥珀加溫至攝氏150度時會產生軟化的現象,而在250度-300度時,整塊琥珀將會熔化,聰明的人們就將小塊的琥珀加熱溶解後再混在一塊攪拌,就可以變成一塊大塊的琥珀了。

琥珀的透明度是透明至半透光,具有臘燭般的油脂外表光澤,一般來說其顏色大多為黃色及褐色。

而紅色及綠色的琥珀,因其稀少及美麗的特性,其價值在寶石學的認定中頗為高昂。

在寶石學中,一塊顏色為紅色、透明度為透明、內部乾淨、雜質極少又包含了一隻完整昆蟲的琥珀,是最具有價值的寶物。


bottom of page